聚焦公司动态,解读选矿知识,剖析行业热点,分享选矿经验,我们将鑫海动态及时呈现给您。在这里,您可以更深入、更全面地了解鑫海矿装。
2025-10-16 来源:鑫海矿装 (11次浏览)
全泥氰化提金工艺是氰化法的一种,凭借对细粒级、单体解离金的高效回收能力,成为石英脉型、氧化型金矿石处理的主要方法。其回收率通常可达90%以上,在全球黄金产量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然而,全泥氰化提金的回收率并非“一成不变”,从矿石入厂到成品金产出的全流程中,矿石性质、工艺操作、设备设计等多重因素均可能制约其回收效率。深入剖析这些影响因素,并针对性提出优化方案,是实现黄金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。
矿石性质是决定全泥氰化回收率的基础,部分“先天缺陷”会直接增加提金难度。
金的赋存状态:若金以包裹金形式存在,氰化物溶液难以接触金表面,溶解反应无法发生。
共生劫金矿物:矿石中的铜、锌、铁、砷、锑等元素,会与氰化物发生副反应,其中,铜、锌、铁与氰化物形成稳定络合物,会导致有效氰化物浓度降低,药剂耗量增加30%-50%;而砷、锑矿氧化后形成砷酸盐、锑酸盐,会在金表面形成钝化膜,阻断金与氰化物的接触,严重时可使回收率下降15%-20%。
碳质物含量:矿石中的有机碳会发生“劫金效应”,吸附已溶解的金氰络合物,会导致金随尾矿流失。
粘土含量:高泥质矿石(粘土含量>15%)会使矿浆粘度增大,阻碍氰化物与氧气的扩散,同时影响固液分离效率,导致贵液与尾矿分离不透彻。
工艺操作是影响金回收率的“关键变量”,细微偏差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磨矿细度:细度是金解离的粒度大小,若粒度太粗,金未充分解离,便无法与氰化物接触;若粒度太细,易产生泥化,会增加矿浆粘度,进而降低浸出效率。
浓度:当矿浆浓度过高时,会阻碍药剂扩散,进而 氧气的溶解度;若过高,设备的处理量会下降,进而增加能耗与药剂成本。
矿浆pH值:须维持在10.5-11.5的强碱环境,若pH<10,氰酸根会生成剧毒的氰化氢气体,不仅污染环境,还会降低有效氰化物浓度;若pH>12,会抑制金的溶解反应。
氰化物浓度:NaCN浓度小于0.05%时,金溶解速率较慢;当浓度高于0.15%时,会增加成本且可能生成过氧化氰,抑制金溶解,因此氰化物浓度常规控制在0.08%-0.12%;
氧含量:氧气是金溶解的氧化剂,当充气量不足时,会导致反应无法持续。
浸出时间:时间不足,金溶解会不充分;时间过长,会增加设备折旧与能耗成本,常规氧化矿浸出时间控制在24-36h。
温度:温度过低,反应速率会明显下降,温度每降低10℃,金溶解速率约下降50%,低温地区需考虑矿浆加热措施。
氰化提金设备的性能与工艺流程设计,决定了工艺的上限,不合理的设计会导致操作难以准确控制。
搅拌效率:浸出槽搅拌器若功率不足或桨叶角度不当,会导致矿浆悬浮不均,出现死角区域,致使气-液-固三相传质效率低,氧气与氰化物无法充分接触金颗粒。
浸出槽配置:串联浸出槽的数量与容积需匹配浸出时间,若槽体数量不足,实际有效浸出时间会短于设计值,使金溶解不充分。
固液分离设备:当浓密机直径过小或过滤机真空度不足时,会导致贵液与尾矿分离不透彻,金随尾矿流失。
针对上述制约因素,需从源头预处理、过程控制、技术创新三方面入手,系统性提升全泥氰化提金效率。
针对难处理金矿石,可先通过预处理破坏不利因素,为后续氰化浸出创造条件。
浮选预选:对硫化物包裹金矿石,可先通过浮选富集硫化物精矿,再对精矿进行焙烧或加压氧化,破坏硫化物结构,使包裹金暴露,进而提升金的回收率。
焙烧氧化:对含碳、含硫砷的难处理金,可在600-800℃高温下,去除碳质物,硫化物、砷化物被氧化为易溶物。
生物/加压氧化:生物氧化是利用微生物氧化硫化物;加压氧化是在高温高压下氧化硫化物,实现金的高效预处理。
可通过精细化操作,将关键参数控制在合理区间内,以减少人为误差,提高最终金的回收率。
强化磨矿:根据矿石特性及粒度要求,选择适合的磨矿分级流程,然后通过在线粒度分析仪实时监测磨矿细度,确保-200目占比稳定在设计值,避免过磨或欠磨。
优化药剂制度:通过小型试验确定适合的NaCN浓度、石灰用量与充气量,可采用动态添加模式,根据矿浆流量、氰化物浓度实时调整药剂添加量,避免药剂浪费或不足。
分段加药/充氧:沿浸出槽串联方向分段添加氰化物与充氧,维持各槽内药剂浓度与氧含量均匀,避免出现前端浓度过高、后端浓度不足的问题。
以上便是影响全泥氰化回收金的几大因素及改善办法,全泥氰化提金工艺的成功,并非依赖单一环节的优化,而是对“矿石-药剂-设备-操作”全系统的深刻理解与精细调控,矿石性质决定工艺,而工艺操作与设备设计决定回收率。只有针对性解决矿石中的不利因素,准确控制关键工艺参数,才能充分发挥全泥氰化的高效优势。
内容版权归鑫海矿装所有
未经许可不可擅自使用如需转载文章
请联系我们授权
侵权必究!
云母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岩矿物,其化学成分为铝硅酸盐,常含有钾、镁、铁、锂等元素。根据成分差异的不同,可分为白云母、金云母、黑云母和锂云母几种。因其独特的片状结构、优异的绝缘性与耐热性,使云母在电子、新能源、建筑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。而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法,是将云母矿资源潜力转化为实际价值的关键。本文将围绕云母矿采矿方法及如何合理开采云母展开介绍。
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写您的需求信息,我们的技术与销售人员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为保证能及时处理您的信息,请务必准确填写您的联系电话!